杰青,你25岁待业青年。
你拿什么和我争柳清怡!
“今天召大家来这里,只为了一件事情!”
孙院士开口了,他没有废话,直接将陆凡的1nm光刻机资料投放到了会厅的大屏幕上。
然后语出惊人:
“我国在1nmX射线光刻机方面取得巨大突破!”
“可以实现量产!”
“不再受任何国家专利卡脖子。”
简简单单几句话,没有语气,没有情绪,就像是在陈述一件实事。
但落在在场所有大佬的耳朵里,却像是炸雷一般,在众人心底里掀起了滔滔巨浪。
“什么?”
“1nm光刻机?”
“我在做梦?”
“开什么玩笑?”
“不可能!”
全国半导体行业的学术权威,以及科技巨头在听到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,就是不相信。
哪怕是光刻胶泰斗宋老也是如此。
前阵子魔都微电装备公司还在说要搞28nm光源技术。
现在你却说,国家已经突破了1nm光刻机技术。
开什么玩笑。
28nm的工艺技术提升到1nm,你当这是写小说呢?
当年大跃井也不敢这么吹牛。
宋子辉也是一脸不相信,忍不住出声质疑道:
“我国在光刻胶合成材料方面一直存在短板。”
“应用科技可以靠人多力量大来弯道超车,但材料科学却不是力大砖飞,就能突飞猛进。”
“没有基础科学的支持,光刻胶材料想要提升到曝光1nm芯片图的程度,至少需要走五十年。甚至更久!”
“孙院士,您确定没有在和我们开玩笑?”
宋老瞪了一眼宋子辉,心说,老子让你表现,不是让你这么表现的,当什么出头鸟。
难道不知,孙、王两位院士都是学术权威,你懂的,他们俩比你更懂。
孙院士瞅了一眼发言者,面无表情的看着对方。
宋子辉头皮有些发麻,腿肚子都在打颤。
院士之威,恐怖如斯。
宋老连忙开口:“这是我儿子宋子辉,38岁杰青。”
“将来有望院士。在光刻胶领域也有些造诣。”
“说话没轻没重,孙院士别见外。”
“不过,我还是有些疑惑,为何之前没有立项,也未曾通知过我们。就突然攻克。”
他一开口,一些半导体学术权威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质疑。
孙院士无语了,不是老宋,你儿子才38岁的杰青就好意思说出口?
“38岁杰青?”
孙院士一脸不屑:“一把年纪活到狗肚子上了!”
“比起攻克1nm光刻机的那位国士来说,你差远了!”
人家陆先生25岁攻克1nm光刻机所有技术,包括配套光刻胶材料。
你宋子辉,躺在父亲的功劳本上,38岁杰青,成就呢?
对国家的贡献呢?
第9章 38岁杰青?你和他差远了!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